主页 > 医学新闻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药防治的实验研究进
文献上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ssociated gasteitis,HPAG)。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可持续数十年的慢性过程,其持续的感染可引起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成年人中有50%携带该菌 [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该菌纳入第一类致癌原 [2] 。近年来,中医治疗HPAG及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现综述如下。
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病机和辨证分型
1.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因病机 中医古典医籍中对Hp并无认识,也没有“Hp相关性胃炎”的病名记载,但从临床病例的主要症状来看,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等病证的范畴。Hp属中医“邪气”的范畴,而Hp这种邪气之所以会
侵犯人体,引起相应的疾病发生,必定与人体内存在正气的不足有关。祖国医学早有这方面的论诉:《素问·评热病论》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邪相争导致“正虚邪实”。由于Hp定植于胃,而胃与脾以膜相连,表里相合,反映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因病机。研究发现:Hp培养阳性患者中发现淡舌的Hp阳性有显著意义,淡红舌的Hp阳性有非常显著意义,厚、腻、浊、滑等舌苔Hp阳性有非常显著意义,Hp阳性患者与Hp阴性患者的苔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Hp感染与脾气虚有显著性关系 [3] 。目前认为脾胃虚弱是Hp感染的病理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气滞、血瘀、郁热、湿阻等病理变化为Hp的附着、繁殖、致病提供了客观条件,Hp感染后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脾胃虚弱的程度,使机体祛邪无力,不能消除Hp [4] 。在抑制或消除Hp的致病因子的同时,注意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保护胃粘膜屏障,纠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因此,益气健脾、消热化湿、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应为治疗HPAG的基本原则。
1.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辨证分型 1989年朱云华等首先观察到中虚气滞证与Hp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表明,中虚气滞组Hp深达胃小凹及底部,并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的崩解,而且活动性慢性炎症重,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其他证型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 [5] 。张琳等对超过1000例的慢性胃病大样本进行中医证型分析,结果显示:Hp阳性者以实证多见,其中湿、热、淤等邪明显高于单纯脾虚者 [6] 。危地海等 [7] 从慢性胃病的证型演变规律看,早期是肝胃不和,是慢性胃病的早期,肝郁日久阻闭,见血瘀之象;Hp的阳性率居中,正气不虚,邪气较盛,出现脾胃湿热交争;Hp的阳性率最高,病久见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正气已虚,邪亦不盛,Hp的阳性率高于脾胃虚弱和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是邪气滞留,正不胜邪,Hp的阳性率仅次于脾胃湿热型。按照Hp阳性率的高低,依次为脾胃湿热型(91.6%)>胃络淤血型(83.35%)>肝胃不和型(91.6%)>脾胃虚弱型(48.1%)>胃阴不足型(33.3%)。张万岱等对113例脾虚证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脾虚夹热型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脾虚夹寒型,脾胃阴虚和脾虚肝郁型 [8] 。大量的文献对Hp与“胃脘痛”的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归纳后主要可分为中虚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胃络瘀阻型。
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
近年来,从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到中药复方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还有学者针对胃癌及其相关病变在基本病理上的一致性,提出运用专方专药针对病理改变治疗的观点 [9] 。中药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多途径、多层次整体调控,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取得了不少进展。
2.1 单味中药研究 王绪霖观察200种不同的中药,发现其中38种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以黄芩、黄连、黄柏、桂枝、地丁、玫瑰花、土茯苓、高良姜、乌梅、山楂等抑菌作用最明显 [10] 。宋希仁采用精制醇单味大黄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取得了88.6%的清除率,高于大黄的水提物6倍多 [11] 。王国中等应用丹参抗大鼠乙酸胃溃疡中发现丹参能促进胃粘膜细胞DNA合成,形成新生的胃粘膜细胞,同时促进胃粘膜分泌粘液,加强了屏障防御Hp的作用 [12] 。张立营以牛津法作琼脂扩散实验,发现Hp对三七、厚朴、党参敏感,对乌梅、元胡中度敏感,对黄连、大黄、桂枝高度敏感 [13] 。可见,苦寒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的中药对Hp抑杀作用明显,临床和实验都表明有较好的清除或根除Hp的作用,对Hp抑制作用的中药的体外筛选,为HPAG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6-21 17:16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