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文档 >

賴其萬的书评

http://www.csh.org.tw/%E5%90%84%E9%A1%9E%E5%A7%94%E5%93%A1%E6%9C%83/%E9%86%AB%E6%95%99%E6%9C%83/書香月報/書香月報.htm

书评

最稚齡的科學
賴其萬

<最稚齡的科學>這本書是路易士.湯姆斯醫師(Dr. Lewis Thomas)所寫的一本自傳,副題是<一個醫學觀察者的手記>(Notes of a Medicine-watcher)。湯姆斯醫師可說是美國近代醫學界能言善道,著作等身的奇才,他在醫學專業的研究,人文的素養,以及在醫學人文的論述都是個中佼佼者。這本書最難得是他正好趕上醫療劃時代的科學進展(如磺胺劑、抗生素的問世)、醫學教育的全面改革、以及醫院經營的急速變化,而他的一生又橫跨醫療照顧、醫學研究、醫學教育、社會服務,以及醫學院、醫院的行政工作,這種多采多姿的人生經驗使這本自傳內容特別豐富。他將醫者面臨時代劇變的心路歷程,透過豐富的感情和流利的文筆,以第一人稱的身份為這時代寫下見證。讀了這本書,令人深感本書作者湯姆斯醫師確實擁有了歐斯樂醫師 (Dr. William Osler) 所說的「良醫需有的三個 H:謙虛為懷(humility)、人性關懷(humanity)與幽默感(humor) 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
賴其萬

本書是哈佛大學精神科暨醫學人類學教授凱博文醫師(Arthur Kleinman)1988年所發表的名著,英文書名為The Illness Narratives-Suffering Healing & the Human Condition。這位作者對台灣及中國的文化也有相當深入的接觸,作者1970年代曾在台灣和中國分別住過一段期間,也曾以他個人對東方文化的心得寫了幾本非常暢銷的醫學人類學方面的好書。作者表示在這本書之前,他寫過的幾本書都是以醫療人員為主要對象,但他希望這本書能以一般大眾為對象,透過他們對病痛的了解來幫忙長期病痛的病人。
作者在他第一版的原序中提到,1960年代他自己是醫學院二、三年級學生時,由於接觸到幾位病痛纏身的病人,而引導他將興趣集中在病人的感受,而開始了解病痛對我們日常生活多面相的影響。序文裡描述第一位他接觸到的患者是全身嚴重燒傷的七歲小女孩,每天要接受漩流澡(whirlpool bath)的治療,以沖刷身體腐爛的部位,這種痛苦使病人尖叫,哀求醫護人員不要傷害她,而做為一個醫學生,他必須幫忙醫護人員,把病人按住在澡盆內繼續接受這種慘不忍睹的治療。在每天與病人做這樣的奮鬥,他漸漸地學會了與這小女孩子溝通,而病人開始將每天遭受到的痛苦傳達給他。他在序文裡說:「在對患者的照顧上,她給我上了一大課:與患者談論實際的病痛經驗是可能的,即使是那些最悲痛的患者,而且見證與協助整理這種經驗會有治療上的價值。」。
這本書最先兩章先以文化社會的背景把醫者所診斷的「疾病」 (diseases),與病人所感受到的「病痛」(Illness)做一番釐清。從第三章到第十三章,作者陳述過去他所看過的各種病人的病史,而後寫出他對這些病人病痛的詮釋,深入地討論各種不同慢性病人所遭遇到問題,如疼痛時的脆弱性、生活上的痛苦,長期疼痛所帶來的挫折感,神經衰弱,長期慢性病病人在接受治療中的矛盾,由病痛到死亡,病痛之烙印與羞恥,還有長期性的病痛造成的社會影響,最後也包括醫療上最感棘手的「偽病症 (Factitious Illness, 譯者譯為”造病:人為之病痛”)」與「慮病症 (Hypochondriasis, 譯者譯為”疑病症:諷刺性疾病”)」。在最後的三章裡,第十四章以八位醫生因其個人本身不同的遭遇而有不同的醫療生涯來詮釋醫療者對病痛的感受;第十五章討論長期慢性病人的醫療方法,而最後第十六章作者以他所探討的意義中心模式來挑戰當今的醫學教育、衛生醫療系統以及醫學研究。
第一章「症狀與異常之意義」,作者舉出各種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病人對疾病態度有所差異。他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高血壓英文是hypertension,因此很多病人認為高血壓是因為「壓力」(tension)太「高」(hyper)所引起,也因此病人當他休閒的時候,就自然會忘了吃藥,因為當時他們並沒有感受到「壓力」,所以就不需要吃藥。以這種觀察來解釋高血壓病人無法順從醫矚,按時吃藥,倒是一個饒有風趣的觀察。
第二章「病痛之個人與社會意義」分析病人的內在世界,試圖了解病人的反應與想法,例如一位糖尿病病人,因為糖尿病必須斷肢,而作者由病人的憤怒領悟出「在我的經驗中,對需長期醫療的病人所做的精神治療常常是一種哀悼。但鼓舞患者的臨床行動可能要循其他途徑。醫生協助患者(以及他們的家屬)去獲得對恐懼的控制,並在官能限制上去與他們壓倒性的憤怒妥協。他或她協助患者恢復身體和自我的信心。治療者的工作還要教育病人逃避生活上對各種失敗活動過分的罪惡感,以及對其他無嚴重異常者的嫉妒。最後醫生會幫助病人準備死亡。」。他也強調臨床醫師必須多了解病人和家屬的經驗,首先就「必須綜合由患者和家屬的怨訴和解釋模式中浮現出來的病痛故事;然後按照不同的病痛意義模型---症狀象徵、文化凸顯的病痛,或個人和社會的情況---對它加以詮釋。」。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8-28 08:06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