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信息 >

【medical-news】世界卫生组织称新型流感无法阻止

路透社记者7月14日华盛顿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称,新型H1N1流感病毒是“难以阻止的”,并全面批准药品生产厂家生产流感疫苗,对抗流行性流感病毒株,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卫生保健人员应该首先得到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究项目主任Marie-Paule Kieny表示,每个国家都将需要对本国人民进行猪流感疫苗接种,并在护士、医生和技术人员接种之后决定优先接种人群。几项研究报告显示,新型流感病毒攻击的人群和普通季节性流感病毒有所不同,主要影响年轻人、严重肥胖者和表面健康成人,并引起肺部疾病。

Kieny对世界卫生组织免疫接种策略顾问专家组的发现进行了总结,“委员会认识到,H1N1大流行时不可避免的,每个国家都需要获得疫苗。专家首先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卫生保健工作人员首先需要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在病毒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我们能保证有一个功能完善的卫生保健体系。”此后,每个国家应根据病毒非同寻常的特点,决定优先接种人群。季节性流感致死性已经足够强,每年全球与之相关的死亡有25万到50万,但大多数是老年人或者具有导致其对流感更易感的慢性疾病患者,如哮喘患者。

老年人的优势

老年人似乎对这种新型H1N1病毒具有特殊的免疫力,这种病毒是两类猪流感病毒的复合体,其中一种同时包括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新型H1N1病毒是导致1918年大流行的H1N1病毒的远亲,当时的大流行导致了5000万到1亿人死亡。

7月1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证明,出生于1920年之前的人体内携带有1918年流感病毒株的抗体,这表明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对儿时感染产生记忆。Yoshihiro Kawaoka 的研究同时还支持其他研究的发现,即这种新的H1N1病毒不在鼻腔和咽喉部停留,而大多数季节性流感病毒主要停留在此部位。这种H1N1病毒在肺部复制明显较强。其他一些研究也表明,病毒可以引起胃肠感染,而且目标人群并不是通常认为的高危人群。

Kiney补充道,“观察发现,肥胖是引起H1N1流感病毒严重反应的一个危险因素。”而这种情况前所未闻。目前尚不清楚肥胖人群是否可能具有其他未诊断的健康问题,从而导致其对该病毒易感,或者肥胖可能本身也是一种危险因素。

7月10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密歇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称,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0名患者中9人是肥胖患者。同时他们也具有一些不常见的症状如肺部血凝块以及多器官衰竭。目前还无人康复并有3人死亡。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在全美国范围内至少有100万人感染,同时,由于各地都建议诊所不要对所有患者都进行检查,所以要得到病例的确切数字几乎不可能。上周初美国共统计有211例死亡,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429例死亡。

Kieny称,世界卫生组织正努力为制药公司提供更好的病毒,从而可以研发疫苗。她说目前流行的病毒株在鸡卵中培养效果不佳,而这是生产疫苗最常用的手段。目前唯一的例外是AstraZeneca's医学免疫中心,他们由鼻腔中喷出的病毒开发出活疫苗,同时也较易于生产。世界卫生组织称,各国应该继续加强对季节性流感病毒疫苗的开发。Kieny称,目前在南半球正值冬季,季节性流感病毒H3N2也非常活跃。

摘自: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705939 疫苗是杯水车薪,加上美国这样的发达重灾区的优势,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加希望渺茫(见附件的Nature消息)。Nature呼吁(附件)用免疫辅助药物降低疫苗的用量。使用雷帕霉素可以增加疫苗所引发的免疫力(附录一)。

当务之急是发展其他替代办法。

猪流感的高危人群就是免疫功能低下者。现代医学的主流是针对疾病。感染治疗的主流是针对病原微生物。其实,美国最近发展很快的功能医学已经将医学重点由疾病转向患者,号称黄帝内经的现代版,他们将功能调整列为治疗重点(附录二)。

中医(附录三)、多酚类物质和弱激光(附录四)都是免疫功能调节的重要工具,国人不能舍近求远,在制造疫苗的同时,应该予以重点发展。

附录一 【medical-news】使用雷帕霉素可以增加疫苗所引发的免疫力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6&id=15174592&sty=1&tpg=2&age=0

附录二 【讨论】functional medicine(功能医学)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93&id=15149576&sty=1&tpg=1&age=0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社会人文】更多医学生

【文摘发布】科学家得出

【medical-news】PNAS:港大

【medical-news】运动药丸无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0-10-16 17:11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