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讨论 >
我国科学家揭开艾滋病发病新机理 引起全球关注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9日12:01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一篇揭示艾滋病发病新机理的科学论文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全球艾滋病防治领域科学家的关注。
由中国科学家于晓方教授领衔的科研小组通过多年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一组使HIV(艾滋病毒)避过人体细胞天然防御系统而在人体细胞内大量复制的蛋白,阐明了HIV突破宿主细胞防御系统分子机制,并提出了新的HIV防治策略。这组蛋白的发现对于了解HIV
如何战胜宿主防御系统至为关键,有望成为HIV治疗的新靶点,从而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途径,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于晓方是浙江大学的教授,他同时还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全球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项目和干预项目中国地区负责人、美国国立卫生总署艾滋病研究课题审查专家。近20年来,他一直从事艾滋病流行病学、艾滋病发病机制、新型抗艾滋病药物和艾滋病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解释说,艾滋病病毒含有一种病毒感染因子,该因子通过一组蛋白复合体,增加了艾滋病的感染机会。一系列实验发现,只要阻断病毒感染因子和泛素连接酶的共同作用,艾滋病的感染率就可降低90%。
艾滋病至今仍是人类的不治之症。虽然近几年来,抗艾滋病药物的“鸡尾酒”疗法在发达国家有效地控制了HIV-1的蔓延,但是昂贵的价格、耐药病毒株的产生、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以及无法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病毒等特征,决定了该药物的局限性。此外由于HIV病毒株快速变异,使得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变得十分困难。目前全球已知的两个大型艾滋病疫苗试验已宣告失败,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艾滋病病毒如何突破宿主细胞防御机制的分子机制不清楚。 这篇文章其实是2003年11月的文章,我开始以为是最新的一期的science呢,又孤陋寡闻了不是。
Induction of APOBEC3G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by an HIV-1 Vif-Cul5-SCF Complex
Xianghui Yu, Yunkai Yu, Bindong Liu, Kun Luo, Wei Kong, Panyong Mao, and Xiao-Fang Yu
Science Nov 7 2003: 1056-1060.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6, 2003; 10.1126/science.1089591 (Science Express Reports ) [Abstract] [Full Text] [PDF]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全文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02/5647/1056 [标签:content1][标签:content2]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6-07 05:14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