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命科学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治疗进展
AS的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而我国为0.26%。以往认为,本病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0.6∶1;现报告男女之比为5∶1,只不过女性发病较缓慢,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3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因未明,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下称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发病倾向。但是,大约80%的B27阳性者并不发生AS,而大约10%的AS患者B27阴性,提示还有其它因素参与发病,如肠道细菌感染。
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步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发僵,疾病延续,病变可由腰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
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可出现外周关节病变,以膝、髋、踝和肩关节居多,肘、手和足小关节偶有受累。非对称性、少数关节或单关节及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特征。我国患者除髋关节外,膝和其他关节炎或关节痛多为暂时性,极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但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其中1/3的患者出现不可逆的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后二者成为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本病常见的关节外表现有跖底筋膜炎、跟腱炎、肌腱末端病及眼色素膜炎,少见的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传导障碍。AS可并发IgA肾病。
诊断要点
症状 AS最常见的和特征性早期主诉为下腰背发僵和疼痛,但背痛是普通人群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大多数为机械性(非炎性)背痛。故有必要将炎性背痛和机械性背痛加以区别。炎性背痛的特点是:(1)背部不适发生在40岁以前;(2)缓慢发病;(3)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4)背痛伴发晨僵;(5)背部不适在活动后减轻或消失。以上5项中有4项符合则支持炎性背痛。
X线 具有诊断意义。AS最早的变化发生在骶髂关节。该处的X线片显示下骨缘模糊,骨质糜烂,关节间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关节融合。通常按X线片骶髂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分为5级。对于临床可疑病例而X线片尚未显示明确的或Ⅱ级以上的双侧骶髂关节炎改变者,应该采用CT检查。该技术的优点还在于假阳性少。MRI对了解软骨病变优于CT,但在判断骶髂关节炎时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又因价格昂贵,目前尚未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脊柱的X线片表现有椎体骨质疏松和方形变,椎小关节模糊,椎旁韧带钙化以及骨桥形成。晚期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状脊柱”。
实验室检查 活动期患者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及轻度贫血,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阳性率达90%左右,但该项目不能作为诊断AS的依据,因为正常人可出现阳性结果,阴性者也可发生AS。
诊断标准 AS的诊断现仍沿用1966年纽约标准,或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后者的诊断条件为:
①下背痛病程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②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③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正常值;④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如果患者具备④并分别附加①~③条中的任何1条,AS可确诊。
治疗方案及原则
AS尚无根治方法。但是患者如能得到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并改善预后。应通过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缓解疼痛和发僵,控制或减轻炎症,保持良好姿势,防止脊柱或关节变形,必要时矫正畸形关节,以达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非药物治疗
(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教育。
(2)劝导患者要谨慎而不间断地进行身体功能锻炼,其重要性决不亚于药物治疗。
(3)站立时应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体位。枕头要矮,一旦出现上胸椎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4-01 17:14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