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新闻 >
【Cancer cell】解析和追踪肿瘤研究新进展 (Volume
http://news.dxy.cn/bbs/topic/18160980?tpg=1&age=0
《Cancer Cell》
肿瘤细胞Cancer Cell provides a high-profile forum for showcasing advances in cancer research, with a strong emphasis on translational research. Cancer Cell publishes monthly; papers are freely available starting 12 months after publication. The 2009 impact factor for Cancer Cell is 25.288 (2009 Thomson Reuters JCR).
(《肿瘤细胞》提供一个高水准的论坛展示肿瘤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转化型研究。月刊,出版12个月后可免费获取全文,2009年影响因子为25.288)
(本期共7篇论著)
tangdl2000
Targeting Mitochondrial Glutaminase Activity Inhibits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靶向线粒体谷氨酰胺酶活性抑制癌基因转化
领域:肿瘤代谢,三羧酸循环,Rho,谷氨酰胺酶,乳腺癌,B淋巴瘤
研究意义:肿瘤伴随着代谢改变,其中一个基本特征是高谷氨酰胺代谢以及其代谢产物进入三羧酸循环,加剧ATP能量产生,以满足肿瘤快速生长的能量需求。本研究证实了一种在Rho GTP酶和谷氨酰胺酶之间的新联系,以及二者如何导致乳腺癌和B淋巴瘤肿瘤发生。本研究证实了一种小分子(名称:986)能够抑制Rho GTP酶活性,并且通过NF-κB抑制谷氨酰胺酶的活性,从而阻断了谷氨酰胺代谢并防治肿瘤转化。这些发现提示谷氨酰胺酶是肿瘤防治的新靶标,而且开辟了986研究的新领域。
背景知识:
Rho GTP酶
Rho (Ras homologue,同源物)家族小鸟苷三磷酸(GTP)酶属Ras超家族成员,是一组分子量在20-25kD的小分子GTP结合蛋白,具有GTP酶的活性。它有二种存在形式,即有活性的GTP结合状态和无活性的鸟苷二磷酸(GDP)结合状态。在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TP酶激活蛋白以及鸟嘌呤核苷酸释放抑制因子调节下可以在两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其中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催化Rho家族向有活性的GTP结合状态转换;GTP酶激活蛋白使Rho家族结合GDP失活,负性调节Rho家族的活性;Rho家族通过结合细胞浆内的鸟嘌呤核苷酸释放抑制因子而呈失活状态。通过在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Rho家族小GTP酶成员发挥“分子开关”的作用。目前已发现有20种Rho家族小GTP酶成员,分为Rho样、Cdc42样、Rac样、Rnd和RhoBTB 5个亚家族。其中Rho样包括RhoA,RhoB和RhoC,Cdc42样包括Cdc42,TC10,TCL,Wrch1和Chp/Wrch2,Rac样包括Rac1,Rac2,Rac3和RhoG,Rnd包括Rnd1,Rnd3/RhoE 和Rnd2,RhoBTB 包括RhoBTB1和RhoBTB2。Rho家族小GTP酶参与调控细胞骨架成分,如肌动蛋白纤维丝和微管及细胞树突样结构的形成及细胞内吞、囊泡转运、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肿瘤发生和基因转录等细胞活动。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因为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所以叫做三羧酸循环,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者以发现者Hans Adolf Krebs(英195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命名为Krebs循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谷氨酰胺(Glutamine)与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
谷氨酰胺(Gln)作为人体内最丰富的一种氨基酸,在各种哺乳动物组织中被认为是重要的氮源和呼吸燃料。1 mmol/L Gln直接三羧酸循环可产生30 mol/L的ATP肿瘤细胞的不断生长需要能量和大量营养物质的不断供应。尽管谷氨酰胺属非必需氨基酸,但对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来说,则是“必需”氨基酸。研究表明,谷氨酰胺也是肿瘤细胞最重要氮源和呼吸燃料。由于谷氨酰胺在肿瘤细胞代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许多学者试图通过阻止或干扰肿瘤细胞的谷氨酰胺的代谢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这也为肿瘤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谷氨酰胺酶是肿瘤细胞利用谷氨酰胺进行谷氨酰胺酵解的起始酶和关键酶(限速酶)。谷氨酰胺酶(GA)把谷氨酰胺分解成谷氨酸(Glu)和氨(NH3)。谷氨酰胺酶位于线粒体内膜,受饮食、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1-29 12:22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