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讨论 >

【medical-news】那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医

那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医学研究
医师报 2011年02月17日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肠功能障碍的治疗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黎介寿等
  该项目从最严重的肠功能障碍——肠外瘘治疗起步,逐步建立了以短肽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生长激素、谷氨酰胺以及膳食纤维的肠康复治疗新方案。从1997年开始,率先在国内开展相关治疗,至今成功治疗肠外瘘3260例,治愈率(95.8%)高于国际平均水平(80%~85%)。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马长生等
  马长生、张澍教授等完成的研究创立了简便、安全的房间隔穿刺方法。该研究使国内熟练掌握该技术的心脏电生理医生由50余人增至150人,并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单导管标测、消融隔离肺静脉方法。作为我国房颤导管消融的主流方法,疗效与国际同步。

  我国农村高血压流行趋势及低成本综合干预预防脑卒中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孙英贤等
  研究首次发现平均动脉压能比脉压更好地预测未控制高血压人群脑卒中;首次发现血压正常高值患病率高达44.1%;发现农村高血压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存在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现象;发现hsCRP等血浆因子、RAS基因亚型(ID、DD等)以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村血压控制、脑卒中预防的治疗及管理模式。  

  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机制与防治策略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黄 岚等
  历时20年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防治新策略,解决了冠心病防治的难题。研究创新性:率先确定内皮细胞损伤是冠心病血管损伤的始动环节,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失衡及冠脉舒张反应逆转是早期标志;首次发现晚期糖基化中末产物等可引起内皮损伤、信号通路异常、加速内皮细胞衰老,据此提出冠心病内皮损伤新机制等。  

  游离脂肪酸、乙醇在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干预
  山东省立医院 赵家军等
  研究以脂代谢和糖代谢作为主线,从基础、临床两个层面,从分子、细胞和整体三个水平,采用体内和体外结合的方法,围绕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对糖尿病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脂毒性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临床干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及个体化衰老评价的创建和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陈香美等
  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包括:揭示我国自主克隆的衰老相关新基因——CSIG延缓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实了SIRT1基因是细胞与整体衰老的分子连接点;阐明了端粒不能复制或丢失会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创建了首个中国人个体化生物学衰老的量化评价公式。  

  宫颈癌发病生物学特征研究及早期防治措施的建立与应用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马 丁等
  研究打破了过去宫颈癌必须切除子宫卵巢的传统观点,使80%宫颈癌患者保留了卵巢甚至子宫,所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中已有部分成功生产健康婴儿。  

  重症冠心病临床评估体系和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胡盛寿等
  项目围绕危重症冠心病患者,在国内率先制定科学的术前评估体系和外科治疗规范,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且得到国内同行专家认可的外科治疗策略,并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43家医院得到应用与推广。 

  肝移植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中国人民武装***部队总医院 沈中阳等
  研究攻关了当代高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超过80%)这一肝移植领域难题。历时十余年,治疗4884例患者,使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降至2.30%。  

  中药质量控制综合评价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峥涛等
  2000年,首次将“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用于中药质量评价,首次阐明与板蓝根等29种药材功效相关的专属性指标成分,建立34种药材、25种饮片、2种制剂、2种新分析方法的标准,被《中国药典》(2005年、2010年版)收载。  

  基于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样品库的建立与新药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张卫东等
  研究建成基于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样品库,涵盖8000种中药提取物、6000个中药单体成分、100个中药有效部位和200个中药复方,建立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新药研究新模式,研发9个新药。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科普】美国研发出可用

【medical-news】《自然》杂

【medical-news】详细的记忆

【medical-news】美心脏外科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2-17 17:17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