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讨论 >
综述-海绵窦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海绵窦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海绵窦是颅底重要的区域,由于其位置特殊,在解剖学及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称其为解剖学上的宝石盒。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人们对此区
域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入。
㈠海绵窦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1,2]
人们对于海绵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朔到古希腊时代,解剖学家Galen在解剖动物时发现其鞍旁颈动脉血管丛浸于静脉血中,他认为人类亦存在类似结构,这是关于海绵窦的最初构想。最早提出海绵窦概念的是瑞典人Winslow,他在1734年出版的书中指出,海绵窦是位于鞍旁的静脉腔,颈内动脉(ICA)穿行其中。此后2个多世纪,人们一直沿用这一概念,到20世纪中叶,众多学者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才逐渐改变了这一观点。1949年Taptas观察了成人、新生儿及胎儿的海绵窦标本,认为海绵窦是一个由硬膜皱襞分开形成的硬膜外间隙,它不是一个静脉窦而是静脉丛,颈内动脉与静脉之间是毗邻关系。Parkinson在1973用静脉腐蚀标本认识到,海绵窦是由粗细不等的静脉所组成的一个不规则的静脉丛,这些静脉丛反复分支并包绕颈内动脉。此后,其他学者通过X线、血管灌注等不同方法亦提出类似观点,从而在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海绵窦概念。近来,Parkinson又将海绵窦区描述为鞍旁的一个硬膜外腔隙,其内容有颈内动脉、静脉血管丛、颅神经、交感神经丛及脂肪组织,他将此硬膜外腔称为“鞍外腔”,其内静脉丛称为“鞍旁静脉丛”,以取代海绵窦这一称谓。目前,多数学者仍习惯用海绵窦来指代这一区域,不过其实质已经改变。
㈡海绵窦区的解剖
⒈ 位置与毗邻 海绵窦位于蝶鞍和垂体两侧,蝶窦外侧壁的外方,为狭长的不规则多面体结构,其前方达前床突和眶上裂,后方至后床突和颞骨岩部尖端,顶部和外侧壁由硬膜封闭。海绵窦上部的毗邻:外侧为沿小脑幕内侧缘形成的硬膜皱襞和动眼神经,内侧为垂体和垂体柄,前方为前床突和镰状韧带,后方是后床突和鞍背[2]。Parkinson[3]认为海绵窦并非一孤立结构,它向前经眶上裂与眶内骨膜和视神经硬膜之间的腔隙相通,向下沿斜坡经枕骨大孔与脊髓的硬膜外腔相延续,这些硬膜外腔中含有相似的结构即:动脉、静脉、神经及脂肪组织,从而形成一连续的纵行管腔。
⒉ 海绵窦壁及其相关结构 海绵窦具有上、下、内、外、后五壁(有学者认为还有前壁),由中颅底硬膜返折包裹而成,硬膜内层形成外侧壁的外层与上壁,硬膜外层(骨膜层)延续为下壁和内侧壁,后壁主要由Meckel’s腔组成。
2.1 上壁[4-6] 海绵窦上壁呈斜四边形,其外侧界为前岩床韧带,内侧界为鞍膈硬膜,前界是颈动脉管外膜,后岩床韧带为其后边。沿床突间韧带可将上壁分为两个区:前内方为颈动脉三角,后外方为动眼神经三角。Hakuba将颈内动脉穿出硬膜处的外缘,动眼神经进入海绵窦处和后床突前外缘3点围成的区域称为内侧三角(Hakuba三角)。如磨除前床突还可暴露床突间隙,其上下界分别为前床突的顶层和底层硬膜,前为视神经管、眶骨,后是海绵窦前壁,内侧为蝶骨体,外侧是眶上裂及颞窝硬膜。这些三角和间隙是经海绵窦上壁手术的重要通路。
2.2 外侧壁[5-9] 海绵窦外侧壁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为中颅窝硬脑膜内层,厚而完整;深层较薄且不完整,主要由动眼、滑车、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的神经鞘膜及鞘膜间的网状膜构成。除在前床突下、滑车与动眼神经交叉的部位表层与深层粘着较紧密外,其它部位均疏松相连,易于分离。手术时经此剥离表层不会伤及血管和神经。Kerhrili在研究外侧壁神经鞘膜时发现其内含有蛛网膜粒,认为与海绵窦内脑膜瘤的发生有关。Kawase及Tuccar等学者均观察到在外侧壁深层存在大小形状不一的缺陷或薄弱区域,有时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可直接暴露,手术时应注意。外侧壁上有多个重要的三角结构,其中Parkinson三角最为重要,它是经外侧壁手术的主要路径,其上界为滑车神经的下缘,下界为三叉神经眼支的上缘,后为鞍背与斜坡的硬膜缘,Harris测量其三边长度分别为:13mm、14mm、6mm。通常认为Parkinson三角内无重要结构,经此手术较为安全,但近来研究表明,此三角内有动脉走行,主要是海绵窦下动脉及小脑幕动脉的沿途分支;另外,大脑中浅静脉(CMSV)注入表层和深层之间而形成的狭长表腔也常位于此三角内,打开表腔可引起出血,为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外侧壁的三角还包括:旁内侧三角(前上界为动眼神经下缘,下界为滑车神经上缘,后上界为小脑幕硬膜缘)、Mullan三角(上为Ⅴ1下缘,下为Ⅴ2上缘,前界为圆孔与Ⅴ1入眶上裂处的连线)。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2-16 17:12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