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前沿 >

『转贴』学术评价有新招

学术评价有新招

·方舟子·

今年元旦期间笔者路过加州大学厄文分校拜访在物理系当教授的中学同学,
遇到该系著名等离子物理学家陈骝教授。陈教授来自台湾,但与大陆学术界交
流频繁,近来也很关注大陆学术***的状况。我们谈到目前大陆只重论文数量
不重质量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陈教授建议我向国内介绍加州大学
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E. Hirsch)不久前提出的,但已
开始在美国应用的一种定量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指数。

一、片面强调SCI论文数产生的弊端

要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最基本的方法是同行评议。但这种方
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比较花时间,与具体评价人的水平有关,外行不容易
理解,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等等。因此人们一直在试图找一种简易、简明、
客观的定量评价方法。

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将SCI论文数做为一种评价体系引入中国大陆。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这是美国科学家
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1961年创建的一个科学论文资料数据库,
收录发表在较重要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的相互引用情况。该数据库不断扩大,
到现在收录了约9000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表在被SCI收录的期
刊上的论文在国内被简称为“SCI论文”。

强调“SCI论文”有助于鼓励中国学者到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与外国
同行的交流,其初衷不可谓不好。但是一旦把SCI论文数做为获得学位、评职称、
评院士、申请科研基金、评价学校学术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用发表一篇
SCI论文奖励数千、一万元的物质刺激来鼓励,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评价方法便很
快被滥用了。许多中国科研人员挖空心思地增加自己的SCI论文数,或一稿多发,
或将一篇论文拆成几篇发表,或专门找一些被SCI收录、但是发表门槛很低的期
刊投稿。

因此近几年来一直有人在批评把SCI论文数做为评价指标的弊端。这种批评
在去年上半年达到了高潮。当时有人向新语丝网站发来一篇稿件,批评宁波大
学理学院执行院长郑岳青教授在2002-2004的3年间就发表了82篇SCI论文,数
量惊人,而且每篇论文可获得7000元奖金(后来宁波大学表示为每篇4000元),
但是这些论文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少学术含量的简单的实验结果,发表在影响
力很低、来稿不拒的所谓“垃圾期刊”上。这篇文章登出后在网上引起了大讨
论,随后几家报纸也做了跟踪报道、评论,称之为“郑岳青现象”。其实这在
国内学术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郑教授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也不是最严重的。

二、有什么办法衡量论文的质量吗?

正因为SCI收录的数千种学术期刊良莠不齐,片面强调SCI论文数很容易被
钻空子,因此国内一些大学、研究所开始同时看重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的档次,
也就是所谓“影响因子”。SCI的开发者每年都会发布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
子”,这是把某种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
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而得的数据。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高,表明
它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多,也就表明该期刊的影响力大,档次也就高。

但是,影响因子是否能够完全反映期刊的档次,并不是没有争议的。即使
能够如此反映,也不能把期刊的影响力和具体一篇论文的影响力等同起来。统
计表明,论文引用次数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存在所谓“80/20现象”,即80%
的引用次数来自于20%的论文。因此,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的论文
很可能很少被人引用,而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低的期刊上的论文则有可能反过
来。但是国内不少科研人员却把发表其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同于其论文的
影响因子,甚至把各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加起来做为自己的论文的影响因子的和。

总之,要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光是看其发表的论文总数并不妥,
还要看这些论文的质量,但是把期刊的影响力视为论文的质量指标也是不妥的,
必须具体地看其论文的情况,总体地衡量其论文的被引用情况。

一种常用的简单方法是统计一个人发表的所有论文的被引用总次数。这也
不是一种准确的方法。如果某人曾经发表过一、两篇被引次数很高的论文,即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会议】第三届放射青年

【文摘发布】BJOG(2007年

【medical-news】背部手术新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3-14 05:14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