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新闻 >

[转贴]青霉素市场暖冬将至

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去年遭遇第六次重创后,并未如分析人士所预测那样——2004年上演青霉素市场的价格大战。也许是,今年7月印度卫生部门宣布启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条款”(简称特保)——暂停对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及其他青霉素原料药类的进口审批工作,化解了这场内讧。据《经济参考报》报道,10月22日,10多家青霉素生产巨头终于在北京就价格达成了一致协议。业内人士预测,青霉素的暖冬将至。

  --市场翻云覆雨

  青霉素自问世以来,一直以价格便宜、疗效显著而成为抗生素市场的基石。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10多年间,青霉素工业盐作为我国医药业重要战略产品发展得非常迅速,目前年产已达到2.8万吨左右,成为继VC后的第二大出口原料药。不过,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一直以来都变幻莫测,让人眼花缭乱。1993年开始,国际青霉素市场大环境看好,产品价格不断上扬。原有老企业争相扩大生产规模,其他企业也随之跟风,一批新建、改建的青霉素生产项目相继上马,使青霉素产量在两三年内急剧增长,全国青霉素原料药的生产厂家也由原来的五六家迅速增加到10多家,奠定了日后群雄争霸的基础。据统计,到1996年,全国青霉素原料药生产量超过1万吨,较1994年增长50%左右,居于世界首位,出口价为19美元/10亿单位。

  好景不长,1999年,青霉素市场遭遇了第一次滑铁卢,出口价狂跌至8美元/10亿单位,生产厂家也仅剩华北制药、哈尔滨制药、石家庄制药、山东鲁抗“四大家族”。经过了这场翻云覆雨后,2000年的第三季度行业开始回暖,年末价格上扬、产量节节攀升,国内厂家随之也达到了10多家。2001年产量达到1.4万吨,比上年增加了65%;2002年产量高达2.2万吨,同比增长了57%,占全球需求量的61%。2000年-2002年间,青霉素工业盐价格一直稳中有升,出口价格保持在10.5至10.8美元/10亿单位,国内价格也保持在95元/10亿单位以上。

  但是自2003年2月开始,全国产量达到3.4万吨,价格却一路走低。出口价格从5月的10.5美元/10亿单位下跌到9月份的5.5美元/10亿单位,遭遇了第六次大跳水。6月份到9月份短短的4个月时间内,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简称医保会)和各大厂商积极进行多次协调,从第四季度起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出现了反弹。今年上半年,青霉素工业盐出口量为5664.94吨,出口平均价为5.9美元/10亿单位,国内价格为60多元/10亿单位。10月22日,青霉素生产厂家聚会北京后,来自华北制药的最新消息显示,青霉素工业盐的出口价已升至6美元/10亿单位,国内市场报价为60元/10亿单位。

  --外患引发和谈

  青霉素的价格回升,还得从今年7月份印度政府的“特保”说起。2004年7月22日和29日,印度政府两次做出了对青霉素工业盐的进口禁令,矛头直指我国的青霉素原料药厂家。据医保会副会长杨金延介绍,印度限制青霉素工业盐进口的核心内容有二:一是暂停一个月的进口许可证审批;二是从第一笔进口货物清关起算,必须在3个月之内出口。针对的产品则从青霉素工业盐扩大到青霉素及6-APA(青霉素工业盐裂解后的一种化学物质,是合成阿莫西林、派拉西林的重要原料)。印度政府这招旨在削减印度抗生素企业的库存量,进而削减青霉素工业盐的进口量,但却直接危害到我国青霉素生产企业的利益。

  原来,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出口的70%至75%都销往印度,大约占据了印度市场总量的60%。因此,无论印度方面采取“反倾销”还是采取“特保”,对于今年不断遭遇成本上涨、抗生素限售令、零售制剂价格调低等寒流的国内青霉素工业盐生产企业而言,无疑都是雪上加霜。不行动只会全盘皆输。国庆节一过,医保会就开始筹备10月22日组织青霉素企业坐到一起,商讨互利共存的发展计划。

  尽管在22日的会后,记者并没遇到主持会议的医保会西药部主任乔海利,但是杨金延告诉记者,会议上青霉素生产巨头们对价格达成了一致认同,只是出口限量多少的问题,各方迟迟未决。至于价格是多少,杨金延解释说这是商业秘密,不能对外透露。不过,华北制药传给记者的一份材料上证实,6美元/10亿单位是他们目前给出的市场报价。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技术产业】研究报告: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0-11-07 05:11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