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讨论 >

【bio-news】葛坚小组育成“猴鼠” 为人工培育再

葛坚小组育成“猴鼠” 为人工培育再生器官打下基础

部分研究成果即将发表于《国际细胞生物学》





动物体内有望培育出人体器官!届时,那些被疾病“损坏”而不可修复的器官,将可用这些“特制”的器官来替换,不治之症或成历史。

这一构想似乎匪夷所思,但如今,它已初现端倪。2006年6月,12只“猴鼠”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成功诞下,它们的降生,意味着干细胞研究及人工器官构建研究技术平台的成功建立,同时为人工培育再生细胞、组织和器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即将在《国际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杂志上发表。

近日,记者来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课题组负责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坚教授等专家进行采访,揭开“猴鼠”的“身世”。

如果用人的细胞与动物胚胎组织成一个新的个体,想办法将器官中的动物细胞杀灭,让人的细胞得以保留,我们便可制造出人的器官了。——葛坚教授

“猴鼠”长啥样

还是鼠样,只是体态略大,携带猴基因

把猴子的体细胞注入老鼠的胚胎,生出来的老鼠会是什么模样?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里,这只体型略大、外表并无异常的“猴鼠嵌合体小鼠”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已经度过了两岁的生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仅存的“宝贝”已算得上是个寿星了,因为与普通小鼠两年的平均寿命相比,它已是很长寿的了。

2006年6月,它与另外11只“猴鼠”先后降生,实验组的研究人员欢欣不已,“几乎是在我们想放弃的时候,它成功诞生了!”课题负责人、中心主任葛坚教授提起当时的一幕仍有兴奋。“猴鼠嵌合体小鼠”的成功培育,意味着建立了一个干细胞研究以及人工器官构建研究的技术平台。

令人更为高兴的是,研究人员在这些“猴鼠”体内,检测出了雄性恒河猴基因,它们分别分布于“猴鼠”的角膜、视网膜、皮肤、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等组织中,在存活较久的两只小鼠中,皮肤和血液中都发现了猴基因。葛坚教授透露,这一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即将在《国际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杂志上发表。

探索再生器官

用人做实验面临伦理问题,而猴子是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

“猴鼠”的诞生为何让研究人员如此兴奋?“猴鼠”体内猴基因的发现又意味着什么?

葛坚教授打了一个比方:如果将人比做一台机器,组成这台机器的零件就是各种组织器官。当某个零件出现故障后,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修理该零件;但如果无法修复,则要将其去掉,用新的零件取代之。第二种方法体现在医学领域就是通常所说的“组织工程学”。

就眼科领域而言,有些疾病导致的“零件故障”是无法修复的,如青光眼导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视网膜色素变性引起的感光细胞损伤,角膜疾病导致角膜上皮细胞大量丢失等。这些细胞死亡丢失后,如果不能由新生的同种细胞替代,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失明。

“如果用人的细胞与动物胚胎组织成一个新的个体,想办法将器官中的动物细胞杀灭,让人的细胞得以保留,我们便可制造出人的器官了。”葛坚教授说,这也是课题组选择恒河猴来做实验的原因,因为猴子代表了灵长类动物,在目前用人做实验面临伦理问题的情况下,猴子是最接近人类的一种动物。

由此便不难看出“猴鼠”的诞生的重大意义,它成功建立了一个干细胞研究及人工器官构建研究的技术平台,为人工培育再生细胞、组织和器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青光眼、糖尿病、老年痴呆等人类疑难杂症的发病机理和防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猴鼠”如何“杂交”

把猴的体细胞注入小鼠胚胎,并移植进代孕母鼠的子宫

然而,“猴鼠”的诞生一波三折。

“早在2001年,研究思路就已经有了,但真正开始行动是2005年下半年,期间花了一两年的时间进行实验室准备工作。”课题组的黄冰教授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共有6人参与,除了她和项目负责人葛坚教授,还有江儒章、孙雪荣、陈梦飞、高楠等四位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人员选择了昆明小鼠和BALB/C两种小鼠进行实验,它们交配后得到小鼠胚胎。正常情况下,昆明小鼠每次排卵10多个,BALB/C小鼠每次排卵仅有五六个,为了获得更多的胚胎,实验小鼠需要进行超排。“我们在46至48小时内,为它们注射两种激素,这样可以使它们的排卵数增加了20至30个,超排后的小母鼠便可与小公鼠合笼了。”课题组成员江儒章花费了颇多精力来管理这些小家伙,比如计算小鼠受精的时间,因为胚胎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出,进行下一步实验。“小鼠交配后会形成阴栓,根据它可以判断胚胎的发育时间。”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社会人文】恶性胆固醇

日科学家用面颊细胞成功

【bio-news】带有人肝细胞

【drug-news】FDA再次警示辛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1-29 17:14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