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动态 >

(综述)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

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
我国城市青壮年肥胖的发病趋势已从1982年的10%增加到1992年15%,北京地区BMI≥25的人已超过40%。北京阜外医院武阳丰等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一些发达地区35-59岁人群中,体重超重者(BMI≥25)已达50%。此外,儿童及青少年肥胖也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此外,对腹部肥胖者,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0cm为具有显著危险的标准。
北京阜外医院流行研究室武阳丰教授在1998年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16个城乡人群共计15,395人(男性7,323人,女性8,072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各地人群超重发生率和肥胖发生率存在极大差异(WHO标准:BMI≥25 为超重、BMI≥30为肥胖)。在超重严重地区,35-59岁超过50%,基本赶上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各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上升;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史轶蘩教授认为,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多沉积的疾病。肥胖和超重的定义是根据与体脂密切相关的BMI确定的。BMI最为常用。此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测量脂肪组织,大部分方法要求使用科学的仪器,并且费用极其昂贵。应当制定亚太地区和我国自己的肥胖标准。体重指数与相关疾病危险见表1和表2。
表1 亚洲成人BMI标准及相关疾病危险
分类   BMI(体重/身高)   相关疾病危险
体重过低 <18.5 低(但其他疾病危险增加)
正常范围 18.5~22.9 平均水平
超重 ≥23
肥胖前期 23~24.9 增加
I度肥胖 25~29.9 中度增加
II度肥胖   ≥30 严重增加

表2 WHO成人BMI标准及相关疾病危险
分类   BMI(体重/身高)   相关疾病危险
体重过低 <18.5 低(但其他疾病危险增加)
正常范围 18.5~24.9 平均水平
超重肥胖 ≥25
前期 25~29.9 增加
I度肥胖 30~34.9 中度增加
II度肥胖 35~39.9 严重增加
III度肥胖     ≥40 极为严重增加
亚洲与WHO的标准的差别在于亚洲的肥胖标准低于WHO,另外,WHO有III度肥胖的分类。
  与正常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患者相比,体瘦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的活性更高,RAS系统激活更为严重明显。Weber等[1]观察55例肥胖高血压、66例体瘦高血压、21例肥胖无高血压及55例体瘦但无高血压的人,比较他们的代谢、神经内分泌和静息、平板运动时的心血管特征。发现体瘦高血压者的左室重量指数与血浆肾素活性、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相关。平板运动时体瘦者,无论有无高血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水平高于肥胖者。另外,体瘦高血压患者的动脉顺应性明显低于其他组,并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相关。从上述结果看来,因肥胖和体瘦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有差异,治疗也应有所不同。体瘦的高血压患者宜用阻断肾素和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药物,例如ACEI、可乐宁或β-受体阻滞剂。
肥胖个体多同时伴有高血压,这种联系来源于肥胖者的一些病理生理改变,如盐和热量摄入过多,血容量心排出量,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以及更为重要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等。肥胖个体的基础胰岛素水平高于非肥胖者;而有着高胰岛素血症的个体往往同时有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浓度降低。
㈠脂肪分布类型的差异
观察发现,腹部或躯干部肥胖,又称男式肥胖(android)个体有更显著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且多见于男性。上半身脂肪被认为有着较强的代谢活性,表现为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释放增加。后者干扰胰岛素的清除,并使高甘油三酯血症进一步升高。
㈡性别差异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胰岛素血症与心血管病的联系多见于男性个体,并认为高胰岛素水平的这一性别差异可以解释所有经前期妇女心血管病的发生为什么低于男性。与男性相反,胰岛素与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关系不密切,但在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高血压妇女例外。机体的脂肪分布是由性激素决定的,而且男女有别,机体过量的脂肪堆积不论在男性还是女性均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但仅腹部或躯干部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病危险的明显增加与X综合征无关,而可能与失去雌激素对心血管组织的保护,以及对脂蛋白的间接影响等有关。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medical-news】肾癌危险因

【medical-news】干扰素r和

【medical-news】美国高血压

【medical-news】《Nature》:

【bio-news】抗肥胖可否抵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2-14 18:25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