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命科学 >

【社会人文】美国医学院的新课程改革及其在中

美国现代医学教育在大学毕业后2年基础、2年临床的统一学制起源于整整100年前由美国著名教育家Abraham Flexner (1866-1959) 在 1910年发表的美国医学院调查报告(简称Flexner报告)。在此之前,美国医学院的教育质量极度参差不齐,也没有统一的课程。Flexner受Carnegie基金会的委托和赞助并在美国医学会的支持下,对当时所有155所美国医学院就入学要求 、教授数量和质量 、基金会和学费来源是否充分 、实验室的质量以及是否具有教学医院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美国医学院并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来培训合格的现代医生。Flexner报告造成当时社会和立法部门哗然,导致大多数医学院最终被迫关闭,只留下那些设备齐全、州政府支持的精华学校。这些医学院只接受大学毕业生入学,都有4年的标准学制,给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MD)学位,少数骨科医学院则授予毕业生骨科医学博士(OD)学位。Flexner报告还引发产生了掌管行医执照的政府机构如美国各州医生资格审查联合委员会(FSMB)的关注。FSMB和全美医生考核委员会(NBME)一起举办众所周知的美国医生执照考试系列(USMLE)。

Flexner报告引发的美国医学教育改革使得美国医学教育变成了基于现代实验性生物医学科学并有足够临床接触的统一模式,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然而,这一改革也使得所有美国医学院都遵循了Flexner倡导的“清一色艰苦卓绝而又费用昂贵”型的医学教育。严格的入学要求和漫长的学时造成医生成为“优化职业”,经济上不富有的学生入学困难。由于大量小规模、乡村型和黑人办的医学院被迫关闭,贫困边远地区的缺医少药情况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和医学教育界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对学业优秀但经济有困难的医学生提供了特别资助、贷款和奖学金,并通过提高贫困边远地区医生的收入、减免他们的医学院学费和债务来鼓励医学院毕业生去贫困边远地区服务。

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在近100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但在最近的10年时间里,美国不少知名医学院开始了新一轮的医学教育改革。引起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医学科学和新科技的突飞猛进 、美国医疗系统的变革(越来越多新的医疗机制更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各科协同医疗)、传统医学教育体系中所存在的基础和临床课程脱节、只重视疾病而不够重视患者、缺乏学生自主学习机会以及对学生造成极大压力等弊端 。

《***信息交流》在今年5月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梅奥Mayo医学院院长 Keith D. Lindor 和副院长 Barbara L. Porter特意为这一新双语电子季刊撰写的“梅奥医学院的新课程改革”文章,引起了也正在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中国医学教育界人士的兴趣。作为《***信息交流》主编,我收到了中国医学教育界人士不少反应和询问,促使我对这一议题作了进一步的钻研,并与Lindor院长以及在美国不同医学院就读的多位医学生进行了更多的咨询。我已把我所了解的情况在前不久我的中国之行中和几个中国医学院和医院进行了交流。在此我也同各位参加邵逸夫医院学术周的同仁分享。值得一提的是,邵逸夫医院学术周正是因为4年前我作为成员之一的美国中西部华人医生代表团的来访而发起的。

美国医学教育界权威人士们通过十几年的共同努力对医学教育改革形成了共识(主要内容请见表一),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医学教育的缺陷并使医学教育适应未来的新医疗环境。但是,许多美国著名医学院早在形成了共识以前就已开始了新一轮的医学教育改革。

梅奥医学院就是早在2005年开始筹划并于2006年正式实行新的医学院课程。新课程实行后的第一批医学生已在今年夏天毕业。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梅奥医学院在美国医学院中是非常独特的。它规模较很小,每年只招大约50名医学生。但它可能是美国医学院中唯一一所给所有医学生全额奖学金的医学院。据美国医学会统计,2009年美国医学院毕业生平均负债高达156456美元。梅奥医学院毕业生则无需为此烦恼。因此梅奥医学院入学竞争非常激烈。梅奥医学院的生源即使如此非常出色,以前每年都有1-2名医学生在就读一年后退学,原因是学习紧张程度让人受不了。但自从新课程实行后的4-5年里,还没有一个学生要求退学。我在此引用Lindor院长写给我电子邮件中的原话如下:“我们的医学生酷爱新课程,尤其是其中的选修课。美国医生执照考试系列第一考的成绩不断上升。大多数学生(60%以上)第一考的成绩为99分,比以前更有长进。学生的压力下降、综合水平提高。自实施以来对新课程有少许改动。至于学生的专业选择是否受到影响还很难说。”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社会人文】2011中国大

【科普】饮用水中的氯能

【bio-news】食物中的大肠

【科普】中国科学家揭示

【bio-news】日本科研人员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1-22 00:15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