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讨论 >

【技术产业】首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石家庄市

为期3天的第一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今天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圆满落幕。记者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大会共发布生物产业经济合作项目80项,总投资156亿元,技术需求项目28项。共签订生物产业经济技术合作协议20项。石家庄政府与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石药集团国有股转让战略合作协议。大会通过举办项目发布、洽谈、签约活动,签署了一批成长性高的生物产业项目,突出了大会的亮点与特色,实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与对接。

大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延和表示,在国家发布《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不久举办这次生物产业大会,可谓恰逢其时。这次大会对于推动我国生物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加快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引导生物产业国际化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延和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大会主题“创新与发展,战略与未来”是第一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召开的目的与宗旨的高度浓缩。大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国生物产业的政策、发展、战略措施,这是本次大会的定位。

本次生物产业大会的标识非常新颖,马延和说,首先,这一标识是中国生物产业大会英文缩写CBC的变形;其次,它代表了我国第一次在科协的领导下,由十几家专业协会联合当地政府和媒体共同主办大会。其中的两个C,象征着多家主办方的同心协力;标识下方的多个点迹,表示有若干家单位参与、关注大会,点迹由小到大的变化,象征着生物产业正在向我们走近;从标识的整体轮廓看,形状像一只雏鸡,象征着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战略、未来发展方向上的高瞻远瞩。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现实:投融资链条牵制生物技术产业化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李志能

有的地方生物技术发达,但不一定能发展出成熟的生物产业;反过来,有的地方也许没有很强的生物技术,但是却能拥有发达的生物产业。我认为,生物产业肯定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6月17日,在第一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生物产业投融资和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李志能研究员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一个成功的生物技术产品,一般要花20年时间才能完成商业化,这中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让各种利益相关体有效发挥作用,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集群是生物技术产业主要组织形式

李志能认为,美国一直把生物技术(BT)作为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加以支持,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发轫地和领导者。因此,研究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组织状况,具有特殊意义。他说,集群是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组织的主要形式,由于生物知识和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集群倾向异常明显,主要集中在九大都市区:波士顿、旧金山、圣地亚哥、北卡三角研究地带、西雅图、纽约、费城、洛杉矶、华盛顿—巴尔的摩等。除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资助额度以外,九大BT产业集群的相关活动平均水平,至少是其他城市相应数字的10倍以上。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为何呈现出集群倾向?李志能认为,一是因为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成本昂贵、风险大、周期长,充满不确定性;二是由于生物技术产业远未达到临界状态,新知识、新方法、新领域层出不穷,相关人员必须相互学习,才能保证知识及时更新;三是生物技术企业之间经常需要通过分工配套、合并重组,以此进行定位和增强竞争力。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化是一种有效的避险机制和竞争利器。

通过大规模投入生物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美国发动了生物科技革命,从欧洲手里抢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霸主地位。从就业、收益、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看,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都是欧洲的3倍左右,这一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从生物技术基础研发的投入角度看,美国仅联邦资金的投入2005年就达300亿美元,约为欧洲国家投入的10倍,日本的20倍;从知识的产出看,当前Nature和Science等世界最权威的自然科学杂志中,90% 的文章是关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其中90%是美国研究机构产出的;从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看,当世界其他国家刚开始推广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时,美国已完成了从个体基因到以生物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转变,今天的美国更已提前进入以各种前沿科技融合为标志的第三代生物科技革命,美国的BT产业已与计算机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组合化学合成技术、纳米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迅速融合,开辟了很多全新的领域。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3-24 18:59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