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药科学 >

【nature】 特写:张弥曼,她迷上了化石

Nature. 2006 Jan 19;439(7074):262-3. Links
Palaeontology: hooked on fossils.Dalton R.
Personal Name As Subject:
Chang M

《自然》特写:张弥曼,她迷上了化石

苗德岁/编译

1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的《新闻特写》(News Feature)栏目,以两个整版
的篇幅,刊登了该刊记者戴尔顿先生(Rex Dalton) 撰写的 《她迷上了化石》一文
,文中报道了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的学术生涯。《自然》
杂志专文介绍科学家业绩的先例罕见,而专文介绍中国科学家个人,至少据笔者所
知还是首次。

张弥曼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是在国际上享
有盛名的古鱼类学家。她曾任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是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和英国
林奈学会的荣誉会员。下文根据《她迷上了化石》一文摘要编译而成,并更正了原
文中个别不准确之处。

美国亚利桑那州麦萨城的沙漠环境,不太像是谈鱼论水的理想之地。然而,去
年秋天,来自世界各国的古生物学家们,聚集在那里的一个会议中心的讲演大厅里
,欢庆和表彰一位终身研究古海洋和古鱼类的科学家的学术生涯。

由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举办的这一荣誉学术研讨会,旨在表彰中国最优秀的古
生物学家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任所长张弥曼院士。她的
工作,已帮助澄清了生存于四亿年前的海洋里的鱼类和由其演化而来的呼吸空气的
陆生动物之间的联系。如今69岁的她,多年来在让鲜为人知的中国鱼化石引起科学
界的关注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弥曼院士的学术生涯,远非一帆风顺。由于她的祖国的***风云变幻,伴随
一系列成功,她也曾面临过重重困难。尽管如此,她对鱼化石研究的热情从未消减
。她在内陆亚利桑那州一家旅馆里接受采访时,笑着说:“我还在挖掘和采集鱼化
石。”

张院士的父亲是优秀的生理学家,他希望女儿成为一名医生,但她对祖国的爱
使她选择了学地质。上世纪50年代初,她和一批有志青年一道进了北京地质学院学
习,以期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入学不久,她被选拔留苏,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
学。回国后,她被分配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65年
,张弥曼院士又被选送到当时古生物学研究重镇之一的瑞典国家自然博物馆(斯德哥
尔摩)留学。当年从德国去瑞典国家自然博物馆做博士后的舒尔茨教授,回忆起跟张
弥曼在一起的日子说:弥曼带去的从云南早泥盆纪地层中采集的鱼化石,对当时瑞
典学派的鼻祖斯坦秀和雅维克等人所持的肺鱼和总鳍鱼系统发育关系的传统观点提
出了挑战。雅维克甚至戏称其为“魔鬼般的鱼”。

可惜,不久国内“***”开始,她于1967年初应召回国,使张弥曼院士的这一
研究推迟了十多年。当她70年代底得以重回瑞典完成该项研究工作、并于80年代初
发表该项成果后,仍然给四足动物起源、古鱼类的形态学、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的
研究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张弥曼院士目前的工作,聚焦于自白垩纪以来鱼化石群跨太平洋分布的格局。
鱼群的跨太平洋分布,在距今3400万年到5600万年的始新世达到了高峰,其后,许
多种类在亚洲绝灭,却在美洲得以幸存。张院士说:“追寻这些鱼类的起源和分布
,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工作。”瑞典国家自然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沃德林教授,在张
弥曼院士70年代底重回瑞典留学时,也在那里读研究生。他说:“她的不说过头话
的作风使她的数据资料更可信。她不会越出证据说话,她从不夸张。因此,当她说
什么的时候,你就信。”

张对中国古生物学的贡献得到了承认,1983~1990年间,她连续担任了两届中
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所长。她在任所长期间,积极改善研究人员的生
活和工作条件。她历来诲人不倦、提携后进,总是把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受到青
年学生们的爱戴。例如,她属下曾有一个研究生周忠和,起初是研究辽西热河生物
群中的鱼化石,后来在野外发现了鸟类化石。于是,他向时任所长的张弥曼院士提
出改变研究方向。在当时,这是犯忌的,但张从所里的工作需要和周的潜质等多方
面考虑,破例批准了。现在,这位年轻人对热河生物群鸟化石的研究,已在国内外
引起高度重视。最初看起来似乎是很不起眼的研究转向,却为后来使中国成为古生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2-28 05:14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