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药科学 >

【科普】生命解码

http://nf.nfdaily.cn/epaper/nfds/content/20110130/ArticelB03002FM.htm

我们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倾向于激动、肥胖、哮喘?为什么有些人患上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对于这些问题,传统的答案有一长串:我们之所以是我们是由基因决定的,是受孕时我们继承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我们之所以是我们是童年时的经历决定的,尤其是3岁之前我们被怎样对待。我们的健康状况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尤其是成年之后,取决于我们吃多少,运动多少。

  可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被忽略了,那就是我们在胚胎时期的生命状态。在子宫里你接受的营养物质、污染物质、药物和你面对的风险,怀孕的时候母亲的健康状况,心理压力和总体精神状态,所有这些对于我们出生后的婴幼儿期都产生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终生的。

  这就涉及到“胚胎起源学”的论点,支持这种学说的科学家认为,在子宫里的9个月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将终生影响大脑发育,以及心脏、肝脏、胰脏等关键器官的运作,在子宫中的发育条件还会影响我们对某些疾病的敏感性,我们的口味、新陈代谢速度、智力和脾气。最近10年,有关“胚胎起源学”的科学研究成爆发状增长,很多文献提到癌症、心血管疾病、过敏、哮喘、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一些精神疾病均和胚胎发育期有关,甚至连关节炎、骨质疏松、认知力减退等老年性疾病也和生命的最初9个月有关系。

  这些观念让怀孕的母亲做出很多可笑的事情,例如对着肚皮播放莫扎特音乐等,其实胚胎期对于个体的塑造和影响是内部的,也更复杂,涉及到孕妇每天接触的东西:她呼吸的空气、吃喝的东西、周边的化学制剂以及心情,所有这些都对胎儿形成某种程度的影响,最终构成婴儿血肉的一部分。母亲对胎儿传递的这些信息是胎儿了解外部世界的明信片,胎儿在子宫里吸收的信息不可能是莫扎特的《魔笛》,而是关乎一些基础生存问题的答案:她即将面对的世界是否充满恐惧?她是否安全,是否被保护?她是否面对持续的威胁和危险?她的一生将是长而充实,还是短暂而不安?

  相关研究对于人的特质是如何形成并发展提出崭新观念,也将9个月的怀孕期推到科研的最前沿,改变了很多生物学家的传统观念。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最近展开一项为期几十年的相关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也曾在合作论文中写道:“可怕的胚胎经历为成年后的疾病和痛苦撒下种子。”他认为在怀孕期间适当介入对于提高公共健康水平很有意义,能在出生前就控制一些疾病和肥胖问题。 

  20年前,一个名叫大卫·巴克的医生注意到地图上存在一种怪异的联系,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最贫穷的地区也是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当时心脏病被认为是一种“富贵病”,是因为饮食过量,不用干体力活造成的,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呢?他决定展开调查。在比较15000名成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他们的出生体重数据后,他在心脏病和出生体重之前找到联系:出生体重轻多半意味着胚胎期营养不良,也容易在中年后发生心脏病。巴克认为,在胚胎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胎儿自动将有限的营养供给最重要的器官——大脑,而其他器官被忽视了,胚胎期的“欠债”造成几十年后一个病弱的心脏。

  当巴克将研究发现和同事们分享时,却受到奚落,如今72岁的他说:“当时心脏病被认为是先天遗传信息和后天生活方式控制的,和在子宫中的经历完全无关。”尽管之后巴克收集的很多证据表明了出生体重过轻和成年患心脏病的联系, 他的发现仍被称为“巴克假想”。随着时间推移,“巴克假想”获得的支持证据越来越多,后来一个名叫詹尼特·里查·爱德华兹的医生针对猜想展开反驳性研究。詹尼特是波士顿布理格汉姆妇女医院的流行病学家,她研究了“护士健康研究”的结果。“护士健康研究”是一项科研活动,人们对12万名注册护士进行长期跟踪研究,记录护士们的基础健康信息,包括成年后的生活方式、社会和经济状况。詹尼特研究发现,出生时体重较轻和成年后易患心脏病的联系非常紧密。之后几年同样的研究又进行了不下20次,结果都是一样的,这种联系可以说是公共健康领域重复率最高的研究结果。

  今天所有怀孕的女性都会听说这样的观点:怀孕期间母亲做什么对胎儿会有很多影响。于是她们谨慎遵从医生的教导,对于报纸杂志上的建议也不敢忽视,她们不敢吃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抽烟、喝酒,随时保持警觉但是又不能紧张。怀孕期的9个半月对于很多妈妈来说是颇不愉快的经历,很多娱乐享受被剥夺了,还经常有罪恶感。有关“胚胎起源”的研究很可能进一步加重孕妇的忧虑,但是研究也带来很多正面信息,更多的时候,胎儿在子宫里的经历给之后的人生带来积极影响。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科普】癌症的起源-看

【科普】氢气的神奇医学

【公告】基金委生命科学

【科普】自然》:科学家

【科普】人与藻类拥有相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2-05 14:35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