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动态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肌疝形成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肌疝形成

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并发症的关注,多集中在脊髓及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和脊柱稳定性的丧失。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一种特殊的并发症--骶棘肌疝形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病人情况:本组32例,为1996~2001年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2岁,战士19人,其余13人均从事重体力劳动。L4/5突出16例,L5/S1突出10例,两间隙突出6例。病史3—20个月。
手术方法:15例行全椎板切除术,12例行半椎板切除,5例行双侧开窗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6周。
并发症情况:患者于术后6—10周,下床后2—3周左右,出现手术部位20×20CM左右皮下隆起,双侧骶棘肌与棘突间凹沟消失,患者自述腰部力量减弱。
处理方法:对其中3例较明显患者,经原手术切口进路行腰背筋膜与棘突缝合术,其余患者嘱其进行腰背肌锻炼,未作特殊处理。
讨论
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因长期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训练所致,临床症状比较重,也比较复杂,突出比较大,或虽不大但硬脊膜或神经跟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手术中需要比较彻底的减压并松解粘连,小的开窗往往很难达到目的,因此,往往需要在术野中作比较广泛的剥离,甚至需要切断棘间韧带,切除棘突。术后关闭创口时往往只是简单将腰背筋膜相对缝合。加上部分患者术后不遵医嘱,下床早,甚至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反复收缩导致失去附着点的骶棘肌自松弛的皮肤处隆起,形成肌疝。
骶棘肌和多裂肌、棘突间肌、横突间肌一起,对维持腰背部乃至整个脊柱的平衡与稳定,抵抗外来载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控制前屈运动的主要拮抗肌,又是背伸运动的始动肌。而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又需要作用于棘突、椎弓等骨性结构所提供的极短的力臂上才能传导并产生作用。根据“后部韧带系统”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腰背筋膜后层起着重要作用。腰背筋膜后层起始于背部中线,与前、中层一起,包裹着强有力的背部肌肉,将其牢牢地附着于棘突、棘间韧带和椎板上,使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完整而均匀地传导到骨骼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手术时切断了其在棘上韧带的附着点,术后即便将两侧腰背筋膜后层对合,筋膜-骨间室的完整性也遭到了破坏,其中所包裹肌肉的收缩,由于失去了解剖学和力学的附着点,无法产生有效的效应传递,对脊柱以及整个背部的力量、稳定性以及协调性,都会产生影响。
我们对少部分疝出较明显的患者实行了手术处理,将两侧腰背筋膜紧缩加强缝合于残存的棘突上,或紧缩后相互加强缝合,但效果比较差,而且因为疝出的肌肉很难压缩至原来的体积,因此术后的外观改善不明显,背部力量改善有限,有一例还因缝合时丝线过粗,术后出现线头反应,将部分丝线排斥出体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其余患者行腰背肌锻炼和局部理疗,外观改善不明显,但背部力量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因此术后肌疝形成相对较少,但在青壮年突出患者中也不罕见,只是因为大多数情况并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因此这一并发症出现的意义,以往并不引起重视,我们在此提出这一并发症,目的有二:其一,强调腰背筋膜后层在整个背部平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这往往是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忽视的。其二,在手术时,尽量保留棘突,以便重建筋膜-骨间室的完整性,对不得不去除棘突的病例,术后注意尽量重叠缝合筋膜,而且要延长卧床时间,必要时可暂缓腰背肌肉锻炼,以防止肌疝的形成。因为一旦肌疝的出现到了需要处理的程度时,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往往都很难取得显效,而且患者会出现较其他病例更多的腰部不适的主诉。 [标签:content1][标签:content2]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bio-news】向日葵的物种

【bio-news】美科学家成功

【文摘发布】嚼口香糖可

【medical-news】胶囊内镜可

肾移植术后CVDS的现状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4-02 05:14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