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药科学 >

【技术产业】新药研发阻力重重 新政力辟绿色通

新药研发阻力重重 新政力辟绿色通道
--------------------------------------------------------------------------------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随着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国内医药企业研发创新药将获得“快速审批”和“特殊审批”的政策鼓励。然而,众多医药企业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和对既有盈利模式的依赖,在创新药研发上的投入仍然很少;另一些尝试研发创新药的企业受到现有环境的重重束缚,创新之路举步维艰。

10月1日起,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开始施行。该办法在提高仿制药审批门槛的同时,对创新药实行“快速审批”和“特殊审批”的鼓励政策。

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发布实施的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公布了《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程序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四类创制的新药、治疗疑难危重疾病的新药可以进入“绿色通道”。分析人士认为,该暂行办法对进入“绿色通道”的药品类型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而且有了详细可行的操作规程,办法出台后将有助于促进医药企业进行特殊药品的研发。

2006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美国制药企业的毛利率大约在90%-95%。在巨大利润的驱动下,众多企业争相进入医药行业“淘宝”,而创新药的研发正是他们押宝获利的对象。

然而,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仅占全球市场的3%左右,大约6000余家制药企业中超过98%在生产国外专利已经过期的“仿制药”,真正的创新药研发在国内几乎是空白。

创新呼声高 企业投入少

魏先生是石家庄某制药集团的市场部经理,在制药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20多年,对制药市场的动态和规则了如执掌。

谈及新药开发,魏先生一脸苦笑:“新药开发的风险太大了,各个企业对新药开发十分谨慎,在这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现在呼吁搞创新药的声音很高,但受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更愿意把资金和精力用来生产仿制药。”

国内的医药市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有区别的。在国外,一家医药企业如果没有新药方面的投入是十分可怕的,因为企业没有新药就没有竞争力,股民不答应,市场更不答应;而国内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即使企业没有创新药也可以生存下去,生存发展的关键是市场运作能力。

现在,国内药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掌控在医院手里,药店的零售只占很小一部分。所以,只要医药企业把医院的关系打通了,事情可能就办妥了。以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仿制药为例,一瓶药的生产成本在4元左右,卖给医院10元,医生推荐可得提成4元,最终到患者手里就是20多元一瓶。企业不进行巨额投资研制新药也能获得丰厚利润。

此外,医药企业对风险的考虑也限制了其创新投入。石家庄一家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介绍,现在国内外市场的原料药价格都在持续走低,公司也曾经想过搞创新药,可是方案刚提出来就被董事会否决了,因为现有原料药的利润虽然低,却可以保证利润,创新药投资周期长,公司恐怕等不到实现盈利就已经破产了。

目前,我国现有制药企业6700多家,许多企业在低水平地重复生产,有的企业能生产上百个品种的仿制药品,而真正属于自主研发的产品几乎没有。

从国外一些著名医药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为了保持持续发展,其R&D(研发投入)至少要占年销售利润总额的10%-15%,而中国制药企业的R&D投入一般不超过3%,我国整个医药工业在新药开发方面的投入近几年始终在总销售额的0.5%左右徘徊。

发展新药 阻力重重

行业潜规则和较弱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了企业的研发热情,但克服这些困难之后就能够取得研发的成功吗?有“吃螃蟹”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创新药研发决非是一条坦途。

曲哲是较早回国从事创新药的“海归”,由于学的专业是肿瘤生物学,他想在国内建立一个药物早期筛选评价平台,借助生物芯片、基因图谱、生物统计以及化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生物科技领域的最新技术,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几年的创业经历让他尝到了创新药研发的艰辛。

新药开发一般分为临床前和临床两个阶段。临床前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发先导化合物,根据基础研究发现的“靶点”(疾病的弱点),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筛选、合成,确定药物候选方案,然后进行动物试验。曲哲要建立的平台就是要缩短筛选“先导化合物”的周期,提高研发的效率。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5-28 05:11
医学,生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