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学讨论 >

【社会人文】中医忧思录(强烈推荐!!!)

中医忧思录

几年前,张功耀在网上撰文,说什么中国应该“告别中医中药”,让西医成为中国医疗的主流,文章还发表在《医学与哲学》2006年第4期上。他还趁着国家发改委为医改方案开门纳言的机会,征集签名,以期政府能够“深刻洞察民意”,在5年内彻底取消中医中药的国家医疗体制,让它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医疗体制中的唯一医疗技术。但张功耀的这一提议和行动,很快遭到失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现实生活中中医仍是我们解除病痛的一个重要选择,卫生部坚决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认为是不科学的做法。至此,一场看似轰轰烈烈的“消灭中医”的闹剧就喜剧性地收场了。这引起我的反思,在韩国人的眼中是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他们大部分人人乐意使用本国生产的产品,对传统的东西很重视,据了解韩国要把“韩医”作为世界遗产来申报,这与我国的一些人视中医学为眼中钉形成鲜明有对比。由于我国民众心中种下的崇洋媚外的思想,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不重视我国自己的文化,包括中医,才导致了中国人自己想灭掉自己文化的悲剧!这确实是很值得国人深思啊!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其辉煌历史有目共睹。中国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中医学,在唐朝时期其影响力已经就扩展到朝鲜、日本和阿拉伯等地。中医学是有别于西医学的,是治疗养生兼并的方式,提倡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可以说,中医既是医疗之术,又是养生之道,故中医在几千年来一直服务于民众。即使在近代,由于西方医学的不断侵入,在其他国家民族医学被消灭之时,中医学仍屹立于东方之国,确实可贵!
但是,近代中医学可谓十分坎坷,面对强大的西方医学,能诠释生命之谜的中医学成为模糊医学,倍受指责,中医学由于是从临床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象西医学从人体直观结构来了解疾病,故一直被人们视为不科学的医学,历经多种磨难,早在1879年,浙江儒学保守派人士俞樾先生就发表《***论》,对中医提出激烈批评。在民国初年,中医又面临来自政府的挑战,北洋政府在改新学制时,完全不把中医列入课程。南京国民政府的废止中医活动更加激烈,在1928年全国教育会议上汪企张首次提出的废止中医案未获通过,但在1929年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余云岫提出的“废止中医案”,他在“废止中医案”中提出了6项逐步消灭中医的具体方法,但由于中医界人士的抗议,“废止中医案”被搁置。从此中医学元气大伤,中医学在中国始终处于受歧视、遭挤压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中医学,才使中医学在我国又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与外国接触密切,西方医药大量进入我国,中医学又处于被动局面。国内目前中医学和西医学并存,中医学由于提倡中西医结合而导致严重西化,官方的、学院派的中医院一家独大,中医院用西医仪器检查,用西药治疗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民间的纯中在中药治疗的方法却越来越萎缩。
近段时间国内报纸书刊报道得最多的是养生之道,网络及各大书店的畅销书也是这一类书,如《刘太医谈养生》、《求医不如求已》、《不生病的智慧》等,甚至连《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大笑决定健康》等这些书也摆在畅销书的位置。这些书的作者很多都是靠自己平时治疗的一些经验,就把某些治疗的效果予以夸大,如刘太医著作中,提得最多就是用“山楂+广木香”,再加上喝牛筋汤,就几乎可以治疗内科、肿瘤科等很多科的疾病,其疗效令人怀疑;《求医不如求已》更是荒诞地提出生病时自己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治疗,但这会误导病人延误病情,因为很多疾病发生时,病人可能产生一些恐惧的心理作用,这时医院和医生是他们的心理依赖,怎么会求医不如求已呢?当我看到《大笑决定健康》这本书时,我是笑不出来的,因为笑是人心情愉快时自然发出的一种表情,故有“笑一笑,十年少”的谚语,但这本书就却要教人怎么样发笑,这样就显得很造作。如果这些所谓养生的书也能成为畅销书,说明民众对中医学的了解还处于很幼稚状态,这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也容易使中医学误入歧途。目前国内不乏对医学有影响的中医学书籍,虽然开始读起来不是很容易接受,如《思考中医》、《走近中医》,但只要细心学习,就能了解中医学的精华。但在这个以金钱至上,畅销才是硬道理的社会,就逐渐被遗忘了。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Cell】科学家第一次观

【Cell】科学家第一次观

【科普】2011年度卫生部

【medical-news】种族和心理

【科普】美推荐流感疫苗

作者:admin@医学,生命科学    2011-02-09 00:57
医学,生命科学网